首页 基金会简介 捐助情况 公益项目 新闻中心 信息披露 联系我们
首页 > 公益项目 > 项目成果
 
 
 

同心县地处鄂尔多斯台地与黄土高原北部的衔接地带,位于宁夏中部干旱带核心区,国土总面积4662.1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5.81万亩,其中水浇地38万亩。全县辖7镇4乡2个管委会,194个行政村;总人口38.15万人,其中:回族人口32.73万人,占85.8%,是全国建制县中回族人口最多的县;农业人口28.46万人,占74.6%。境内山大沟深、风大沙多,干旱少雨,年均降水量200毫米左右,蒸发量高达2300毫米,生态环境恶劣,经济基础薄弱,财政总量小,农民收入渠道狭窄,是国务院1983年确定的重点贫困县之一。按照2008年自治区1350元的贫困标准测算,全县现有贫困人口13.7万人。
    一、生态移民工程建设背景
    同心县按照其地质地貌和人工开发程度的不同可分为三块区域:以河西、丁塘、王团、兴隆、石狮等乡镇为主的扬黄灌区,该区域因农业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土地肥沃,是我县的主要产粮区,尚可开发水浇地面积3.91万亩。以地势比较平坦的韦州、下马关、预旺三乡镇为主的旱作塬区,该区域以平原为主,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尚可开发水浇地面积36.42万亩。以马高庄、田老庄、张家塬、窑山四乡(镇)及王团、预旺山区构成的干旱山区,总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约100万亩,但全部为“望天田”,一遇干旱,便颗粒无收。该区域总人口13.3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300元,因自然条件恶劣,资源贫乏,人口超载严重,自然资源缺乏型和人力资源缺乏型贫困均集中在这里,是我县最贫困的地区,基本没有再开发的潜力。
    同心县贫困的根本问题是干旱山区人口没有发展的条件,这也是制约同心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从生活条件看,该地区大多山大沟深,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教育、卫生、文化等条件非常差,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不完善,群众生活水平还相当低。从生产条件看,在现有技术和财力下,无法或不值得引水上山,农业生产只能靠天吃饭,“十年九旱”甚至是“十年十旱”的天气,造成从2003年至今连续6年的夏粮绝收和秋粮减产,贫困群众发展生产的能力、防灾减灾的能力依然非常脆弱,遇到天灾人祸就会陷入贫困,返贫机率很高。从扶贫效果看,据不完全统计,从2000年至今,在8年时间里,国家累计向该地区投资7.1亿元,人均4150余元,户均2万元,这还不包括各部门的帮扶资金,由于居住分散,道路、电力、通讯、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投资数倍于川区。但因无法改变生产条件,脱贫和发展就失去了物质支撑,基础设施投入效果很差,贫困问题依然严重。从以往零星搬迁情况看,小规模的搬迁效果甚微,主要是搬迁掉一部分群众,留在原处的也还要进行投入。同时,由于土地、户籍管理不到位,搬出群众在原地和搬迁地之间流动,山上也种,川里还耕,部分人还将政府分给的水浇地和资助所建房屋出售,再次分得土地,得到政府建房补助,形成永远搬不完的“黑洞”。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重新审视扶贫开发的方式及成效,我们认为,扶贫开发必须遵循自然规律、科学规律和经济规律,必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必须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实际的、有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同心县的自然条件总体上无法改变,但只要科学的、理性的、经济的配置生产力要素,转变生产开发方式,大力实施生态移民工程,把生活在贫困山区的群众全部搬迁出来,并通过调整经济结构,开发当地资源,寻求并建立新的经济增长点,才能提高贫困户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同心县的贫困问题。2004年春节前夕,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建国同志在我县窑山地区慰问时指出:“要把移民搬迁工作作为解决窑山地区困难群众发展问题的根本措施,加大力度,加快工作进度,让老百姓尽快过上好日子”,在2007年春召开的固原工作会议上,王正伟主席也指出:“对生态恶劣、一方水土不能养活一方人的地方,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县内移民搬迁”。从土地资源分配、水资源规划利用、资金筹措、群众基础、产业培育等方向深刻分析,同心县完全具备实施生态移民工程的能力和条件。我县决定紧紧抓住国家和自治区各项政策机遇,科学配置生产力要素,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集中财力、物力、人力,坚持整乡搬迁,整村搬迁,用5年的时间(2007—2011年)对没有脱贫条件13.3万人全部进行移民搬迁,坚持把生态移民与调整农业结构,发展设施农业,培育主导产业,建设节水、避灾、高效农业紧密结合起来,夯实发展基础,从根本上解决旱作山区群众贫困问题,率先在山区县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生态移民工程建设规划及进展情况
    (一)工程建设规划
    坚持“搬迁中部,扩展两翼”的基本思路,利用五年时间(2007~2011年),新建韦州—下马关一预旺,河西菊花台,石狮庙儿岭、沙沿、麻疙瘩,王团大沟沿,韦州阎圈,固海西干扬水、红五干罗山东坡以及马家塘、吴忠孙家滩、石狮庙儿岭、李沿子、河西上河湾、韦州甘—旧庄子、韦州南门等16个移民安置区。合计开发土地41.64万亩,安置移民13.3万人,涉及8个乡镇112个村3.13万户。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水利骨干工程、人畜饮水、教育设施、道路、设施农业、村级活动室、供电、移民房建设、沼气、太阳灶。文化科技服务设施和其它公益设施建设。
    一是建设韦州—下马关—预旺水利骨干工程,开发节水灌溉面积30万亩,整建制安置张家塬、田老庄、马高庄、窑山4乡及预旺镇丘陵山区贫困群众15356户63838人。计划2008年开工建设,到2011年完成工程建设及移民任务。
    二是以固海扬水西干渠为水源,开发节水灌溉面积19640亩,安置王团镇13个村2866户11948人。沿固海扩灌渠沿线建设菊花台、庙儿岭二级小扬水、沙沿、麻疙瘩、大沟沿5个项目区,开发土地16500亩,安置窑山、河西、王团等乡镇3051户12999人。共计建设移民项目区6个,开发土地3.61万亩,安置移民2.5万人,计划2008年完成工程建设及移民任务。
    三是利用红寺堡五干渠为水源,在罗山东坡项目区开发节水灌溉面积8200亩,安置窑山4个村1103户4180人。以红寺堡四、五干渠为水源,建设阎家圈项目区,开发土地2万亩,安置田老庄、马高庄、预旺三乡镇2320户10878人。共计建设移民项目区2个,开发土地2.82万亩,安置移民1.5万人,计划2009年完成工程建设及移民任务。
    (二)工程进展情况
    2007年以来,在区、市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预计到2009年年底,包括吴忠孙家滩、中宁马家塘县外移民,我县累计移民定居可达1.85万户7.86万人,加上多年来已自发移民的一部分群众,将完成移民总任务的80%以上。
    在移民搬迁安置方面,已开工建设惠安新村、韦州南门、下马关节灌(一、二期)等12个项目区19个移民村,完成了10个项目区14个移民村,建成移民房10188套,实现移民定居10188户43137人。在农田水利建设方面,先后开发土地10.7万亩,建小型泵站4座,铺设支渠28.3公里,斗、农渠261.7公里,压力管道9.95公里,支、分支管223.05公里。人饮工程实现自来水入户6504户,建设水窖5197眼。在公共设施建设方面,新(扩)建学校14所,建筑面积达2.39万平方米;新(扩)建村级活动场所和卫生室14个,总建筑面积4350平方米;道路工程完成主干道四级柏油路60公里,砼巷道134公里;供电工程架设高压线路35.2公里,低压线路299.05公里,入户6284户;建成沼气池6210座,安装太阳灶2467台;完成绿化1858亩。在后续产业培育方面,按照各移民村的不同情况,科学制定后续产业发展规划,土地条件好的发展种植业、经济实力强的发展设施农业和养殖业、靠近太阳山工业园区的组织劳务输出。截止目前,建设设施养殖、拱棚种植、圆枣发展、技能培训等产业示范基地12个。如在下马关节灌(一期)六村、七村、八村的移民庭院建设高标准拱棚950座,全部已栽植黄瓜、芹菜、西红柿等蔬菜,在惠安村、上河湾村建设养殖圈棚330座,特别是把发展同心圆枣作为主攻方向,在移民区共种植枣树2万亩,完成6 个移民村土地分配工作,已种植玉米、油葵共2.3万亩。
    (三)开展帮扶情况
    我县先后组织开展了“党徽在移民村闪光”、“我帮移民度难关”等党员干部与移民群众结对帮扶活动和机关单位与移民村定点帮扶活动,吴忠市委、政府组织开展了 “情系移民,奉献爱心”活动,动员市直机关和青铜峡市捐资捐物帮扶生态移民群众。市、县两级先后共为移民购买捐赠水桶4647个,被子4647床,煤炭470吨,蜡烛4647包,面粉23.3万斤,自行车821辆,衣服1.9万件,电磁炉、电饭煲、电视机等电器500多件,帮助打炕2480铺等。组织抗旱服务队每天分三次为移民村定点定时送水,在供电、供水等工程还没有完全竣工的情况下,有效解决了移民群众的生活困难,帮扶活动随着移民群众陆续入住继续深入开展。
    通过强力推进移民项目区房屋建设和移民安置,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大力培育移民区后续产业,使得移民群众更加坚定了搬迁的信心,也坚定了努力发展经济的决心,促进了全县生态移民工程的顺利进展。但我们同时也看到,同心县生态移民任务量占宁夏中部干旱带移民总规划的64.5%,在这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建设过程中,特别是移民群众迁入后出现了诸多问题和困难,亟待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予以解决。
    三、移民群众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移民群众还不能够完全适应新的生活,从心理上容易产生“无助感”和“受挫感”。迁入移民新村后管理方式、耕作方式、居住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很多移民由于缺乏科技文化知识,面对新的环境和新的耕作方式可能束手无策,面对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和困难可能无法解决,容易产生“无助感”和“受挫感”,需要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他们的生活状况、关心他们遇到的困难、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二是移民对象穷,移民成本高,移民定居后过度性贫困十分严重。目前,在我县建一套54平方米(两间)的移民房,成本在2.5万元左右。按照当前生态移民补助政策,每套移民房国补资金为1万元,移民户还需要自筹1.5万元,加上供电、供水工程入户费等,一户移民实现定居至少需要自筹2万元。我县计划移民的13.3万群众,全部是生活在山大沟深的干旱山区,生活来源主要靠外出打工和国家政策性补助,近几年,我县又连续遭遇旱灾,移民群众的生活更加困难,有些家庭为了上缴移民建房款不惜变卖家产和牲畜,大部分移民定居后可以说一贫如洗,这种过度性贫困十分严重。
    三是移民定居后续产业发展举步维艰。由于移民安置区农田水利设施不够完善,土地沙化比较严重,生产能力低下,水资源不适合传统的大水漫灌的耕作方式,而移民群众又全部来自于旱作农业区,思想守旧,缺乏灌溉农业耕作技术,特别是缺乏节水灌溉耕作技术。但只有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和红枣、西甜瓜、马铃薯等特色种植业,才能保证农民增收。发展高效设施农业、特色种植业,相对资金投入较大,移民投入生产的能力十分有限,缺资金、缺技术、缺籽种、缺种苗、缺化肥等问题十分突出,导致移民定居后续产业发展举步维艰。

 
 
 
 

版权所有@华夏人慈善基金会 京ICP备06068494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33号通泰大厦B座6层 邮编:100140
本网站支持Microsoft IE6.0以上浏览器,建议分辨率设置为1024*768